有人认为:佛教最究竟的观点就是无分别。因此杀和不杀也没有什么不同的,我们没有必要分别执着,应该随欲而行。
答:这是完全误解佛教的甚深意义的错误想法。佛教不可能笨到那种程度,最高的境界就像傻子一样,不分辨思考,随欲而行。
实际上,佛教所谓的无分别,是指一种凡夫人不可理解的境界,用词语只能叫做无分别,但是实际上,此时却对一切事物的是非好坏完全明白并不会有任何错谬的行为,而不像凡夫人有的知道有的不知道。
虽然有的大菩萨,行为上看起来是随意而行,比如济公,喝酒吃肉,可是,他们这么做的时候完全是观察到了许多事情以后,完全清楚明白什么时候吃什么肉,喝多少酒,对多少人又哪些影响,权衡了利弊之后才做的,看起来是随意而行,实际上他们一刹那已经把一切都了知得分分明明,然后取最好的选择去做的,因此济公即使喝酒吃肉,也能对别人有利。这个时候无分别的意思是,如果发现这么做真的对他人有好处的时候,不必要执着喝酒吃肉不好。
可是,凡夫人呢?根本不知道自己的行为会对自己有什么影响,更不要说对他人的影响了。完全是由于自己的烦恼而做的,这个时候不是不执著,而是非常执着要做坏事,对做好事不执著,对做坏事却很执着,这样的结果自然对自己,对他人都会造成很大的伤害。
佛陀说:宁可执须弥山有,不可执芥子许空。意思是,如果执着什么都一样什么都空,哪怕芥子那么大的执着,也很危险,即使执着须弥山那么大的不空也比这强。
所以学佛不能光从字面上歪解,这样对自己他人都不会有任何好处。
|